当前位置: 实践成果

〖专业建设〗: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案例说明

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案例说明

1、依据市场人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时,结合中职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分析来确定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进行学生培养时,加强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让学生掌握船体制造与修理工艺文件制定所必需的基础能力,从事体图样识读与绘制、船体放样与号料、船体构件加工与装配、船体检验、船舶焊接、船体修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依据岗位工作能力,确立人才培养规格

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学生要实现满足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就必须掌握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优异的岗位工作能力。因此,本专业所培养的中职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1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现场组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如制订船舶修理单、编制船舶修造工艺及进行工艺审查、检验修造船质量等;(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4)具有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和在工作中进行应用的初步能力;(5)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社交能力;(6)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7)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8)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3、依据校企合作共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应加强与修造船企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共建。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共享教学资源,共同组织教育教学,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实现管理与考核评价,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和范畴,有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践锻炼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传统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内技能递进培养、校外顶岗轮动提升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分阶段对学生技能进行培养,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基础到核心,达到技能的递进提升;经过前期校内培养后,利用学制最后半年到校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管理,并通过专业领域间的岗位互换实践锻炼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零距离就业的培养目的。

4、依据职业能力发展,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满足职业岗位要求为前提,以船舶制造与修理行业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发展和综合素养提高为目标,构建以 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达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在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开展有针对性的企业调研,通过调研掌握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各岗位的从业能力要求,其次是遵循人的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对各岗位的职业活动与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研究,建立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将典型的职业活动转化为学习领域式的项目课程内容,实现能力递进,让学生在职业化、真实化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促进职业意识、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职业知识体系。

5、依据多元过程管理,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建立和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多元化评价模式,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评价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应将学生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列入评价范围, 实现多元过程管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

6、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专业调研不够充分和广泛,在把握生源状况和就业趋势,准确掌握专业建设相关信息方面还需加强研究,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改提供有力依据和参考;2与行业产业的联系与合作不够深入,还没有制定以行业标准为基础人才培养方案;(3)课程体系的设置还需更科学化,应紧跟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体系,开发符合时代特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课程,强化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