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实践成果

〖思政教育〗: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以五年制高职《机床数控常识》课程为例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工程学院 张兴旺

摘要:“课程思政”是依托、借助于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这些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大思政”理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呈现。本文通过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机床数控常识》为例,通过具体案例设计,探讨了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的问题,验证了“课程思政”是解决专业技能传统职业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一结论。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专业理论课 教学设计 逐点比较插补法

1.“课程思政”是解决专业技能传统职业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是体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育的根本。“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正是弘扬了这种育人为本,立德在先的教育观,使教育回归其本真和初心。

不同学科之间具有统一的内在联系,“课程思政”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深入挖掘岀各门学科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各个学科中,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优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相互融合,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是:(1)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目标很难付诸行动。大部分同学知道要在学习期间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但是专业课特别是理论课大多枯燥,逻辑性强,当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引起他们足够兴趣的时候,只有少数同学能靠加倍集中精力的学习态度去努力学习,更多的同学会选择放弃,得过且过;(2学习行为上本末倒置。很少有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而是花在手机游戏或聊天上,主要精力不在学习上,致使大多数学生专业课程学不好,而其他能力与不强;(3)自我意识突出。把学习困难的原因归因于学习环境、专业、课程设置等,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

如果一个学生一项技能、一门技术没有学好,到企业后花三个月经过专门的培训,就可以上岗,但是如果他的行为习惯没养好,那么,他花三年也改不过来。《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提出的12条要求中关于纯专业技术知识的要求不到一半,而更多地是关于沟通、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等方面的内容,这对我们职业类院校只注重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统培养理念提出了新的拷问,需要我们在沟通、团队合作、环境、工程伦理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加大力度,“课程思政”无疑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2.“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理论课的设计思路

如前面的分析,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很显著,他们普遍因不能考上高中读本科而存在自信心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文化素养不够,学习意识薄弱,又一定程度存在自由散漫、自控能力差的情况,工科专业男生多,又处在青春期,性格浮躁,易冲动,思想也不成熟,处理问题不理智。这些大多是由于家庭教育、学校的应试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造成,不是要想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学生肯定都有他的长处,我们要做到的教育,就是要唤醒他们内在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勇气。我们既然提倡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那么学什么?既要学习技能,又要学会做人。课程思政不是泛泛地空洞地讲爱国、讲理想,那样学生们会觉得不接地气,从而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笑而过”,但若结合专业特色,在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善于捕捉理论知识中的逻辑,展开丰富和巧妙的联想,从知识点的内涵、应用,小处见大且自然而然地贯穿课程育人的思想,巧妙地将世界观、价值观的启发引导渗透其间,循循善诱,用任务驱动式或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式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自豪感、走强国之路的使命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反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自觉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彰显了内省为主的教育理念。

工科专业课程虽然侧重于工程技术,但是很多理论课知识点繁多离散,专业性强,枯燥,理解难度大,如何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到专业理论课程中,存在一定困难,而且工科课程繁多,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更增加了思政教育与专业理论课程有机融合的难度。但是工科专业特点鲜明显著,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在恰当的时机和节点将课程思政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和专业知识的运用巧妙地结合,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拿五年制高职《机床数控常识》课程为例,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机床数控常识》课程以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数控机床为主线,介绍了数控技术的基本应用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和编程基础,数控系统的组成以及典型的数控系统构架等内容。该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其任务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一般原理,明确其在数控机床上的主要应用,为后续数控专业的专业课及专业实训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各项学习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数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分类、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数控系统的硬软件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及位置检测技术在数控技术中的应用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主动参与数控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的基本理论探究,能够在完成普通机床与数控机床加工特点的比较基础上,分析其原因,通过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实例分析与探究,对数控系统的选择,伺服驱动、位置检测与反馈装置的应用有比较全面的认知。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积极开拓勇于进取的创新意识;注重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以全面和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具备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分为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两方面:

①专业素质——过程与方法:认识本门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进而不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过程;认识本门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②思想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注重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以全面和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理念和方法;使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综上所述,总结出本课程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在充分挖掘出本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元素的基础上,将其融入专业理论课程内容的讲授中,从课程教学内容知识点设置、教学方法选用等进行改革与实践,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达到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1: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流程

3.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理论课《机床数控常识》案例举例

以“轮廓插补原理——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方法”一节为例的教案设计如下:

本节主要内容为:通过逐点比较直线插补法的方法及过程的较为详细的讲解与模拟,阐述插补原理,即数控系统对刀具轨迹的控制原理。要求学生学习后所要求达到的知识能力目标是了解数控加工轨迹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逐点比较法的插补原理与步骤。对加工中加工精度控制与切削参数选择、确定等内容有更清晰和直观的认识。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解释实践中的某些现象。而思想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在逐点比较插补法的教学中结合“课程思政”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个人的成长中要有生活目标,对待事物应有的客观冷静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朝着目标前进的方法和信心,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恒心。

在教学设计中,从逐点比较插补法的定义和实施两个方面做文章。首先,逐点比较插补法的基本思想是:刀具在按照规定的轨迹运动时,每走一步都要和理想的轨迹比较一下,根据比较的结果,决定下一步的移动方向,使刀具更接近理想的轨迹。由此切入对学生关于追求理想与现实努力的方向方法的教育:先秦·荀况《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我们可以把偏差判别看成是这样的自我反省,目的就是对标找差,这样才有更明确的方向。有了方向,就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便可成就更完美的自己。其次,通过逐点比较插补法的四个节拍的模拟过程(如图2所示),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启发学生要树立目标,善于反省,关注细节,恪守规范,寻求可行方法朝着目标前进,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从知识点的内涵、应用,小处见大且自然地贯穿课程育人的思想,巧妙地将世界观、价值观渗透其间。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总之,这样的一堂课,将“课程思政”的元素融入到原本枯燥乏味的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通过对数控加工轨迹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数控系统对轮廓插补的原理与方法,完成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任务。同时,又做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个人的成长中要有生活目标,对待事物应有的客观冷静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朝着目标前进的方法和信心,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恒心。

4.小结

正如在课堂上与学生们所讲的那样,偏差已经告诉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如果偏在下边,下一步就朝上走,如果偏离在理想的外边,那么就想办法往里面走,但是宗旨是要朝着最终的那个目标,即使稍稍迂回一点,也不要丧失信心,就像生活的道路,有的时候要迂回曲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要有那种劲,一步一个脚印,不动摇。如果没有到达理想之地,就一直在路上。在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永无止境,比如与专业理论知识切入的点与时机、如何做到让学生能容易理解与接受并有切身的体会和感悟,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等等。但是,正如数控系统控制刀具前行的轨迹那样(如图3所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光明的,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参考文献

[1] 贾娜、孙壮志、刘诚 通过“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与探索——以“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为例[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5

[2] 秦华伟,陈光“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三教”改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33)

[3] 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 思想理论教育 2018(03)

[4] 何静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天津电大学报 2019(04)

[5] 韩洪杰,王振兴,钱彬,李娜 专业课课程思政有效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6] 陈佳佳 习近平青年教育观融入工科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5